8月30日,tyc1286太阳集团殷玉新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徐月莹在《中国教育报》刊发署名文章《教师读书的三种知识向度》。文章认为作为引领和影响青少年学生走进阅读世界的关键力量,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造就热爱读书的学生,然而,现实中一些教师读书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尤其是读浅书、浅读书、读书浅,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知识的向度。故此,从宽度、深度和广度三方面分享提升教师读书知识向度的方法。
文章指出,知识爆炸时代使得知识容量不断膨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飞速增长,读书或者学习知识早已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学习什么样的知识。现实中,有些教师将读书视为一种负担,仅仅泛读一些简单的书籍,获得了很多宽泛的具体知识,却缺乏真正的宽度。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将具体知识进行分类、检验有效性、升华理论,以使其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性知识。
文章指出,在21世纪,传统的百科全书式教育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信息爆炸使得知识变得更加庞杂,而现实世界则更加灵活多变,充满未知。因此,教师需要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编码,以深化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需要教师以不同的读书姿态,包括仰视、平视和俯视,来读懂书的核心思想、理解结构和重组编码。这样,教师能够避免浅尝辄止,真正走进读书的深度。
文章进一步认为,在互联互通的时代,教师需要将个人专有知识共享,以实现读书的真正价值。其关键在于,教师要站在传播者、接收者和评价者的不同角色,提升读书素养和知识共享的意愿,构建共享知识的体系和氛围,以及检验知识传递和理解的有效性。这样,教师可以扩展读书的影响广度,破解读书浅的困境。
9月1日,tyc1286太阳集团殷玉新副教授和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赵乐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刊发署名文章《如何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质量》。文章认为虽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16个课程标准都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了要求,但现实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却存在“浅层次”“不专业”“随意性”“虚假性”等现实问题,需要从素养化、专业化、综合化和真实化四方面,整体推进高质量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文章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在育人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变革实践的新方向,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则要以发展学生的大学科素养为实践基点,注重“信奉理论”和“实践理论”的统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信奉理论”要指向发展学生的大学科素养,而不是只实现某门学科的素养;“实践理论”也要立足发展学生的大学科素养,而不是只实现某方面的素养。据此,学生要掌握项目课题解决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有关项目课题的概念,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优势,并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能够自己确立跨学科主题,在学习实践中收集、整理、分析、归纳与表达信息,在学习中通过主体性、协同性的活动,有助于学会处理彼此互动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的社会参与态度。
文章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全方位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专业实践,需要有专业的实施方案,教师和学生依据专业的实施方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学历案是指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专业方案,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教师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经验或知识,教师可以将学历案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业方案。教师需要在发展学生大学科素养为实践基点的理念引领下,依据学历案制定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完成全方位课程育人的实践目标。
文章还指出,作为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在实践中找到强有力的实施载体。项目化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究,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产生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强有力的实践载体。教师应帮助学生与之前学习的知识建立联系,探索基本问题并解释核心观念,采用参与的、互动的策略,引导学习者发展并加深其对关键技能的理解、发展和应用。
文章最后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培养学生大学科素养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它不仅解决了表面上的跨学科问题,还确保了真正的学习和大学科素养的实现。为了监测和评价这一过程,我们需要明确定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它反映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不仅强调任务的实际性,还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业成就。它能够引导学生超越学科边界,关注多样知识的关联,培养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因此,表现性评价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效评估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综合素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