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yc1286太阳集团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天雪教授、硕士研究生许志通以及青年教师马银琦在CSSCI来源期刊《中国高教研究》2025年第1期发表文章《新质生产力跃迁之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路径与门槛效应》。
研究概述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以科技进步作为引擎将经济增长的动力锚定至创新驱动,而高校作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促进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联结,助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带来工具革命、效率革命及产业革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综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何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值得深思。鉴于此,研究基于我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跃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实证依据及对策指引。
研究结论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其影响呈现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的梯度格局。
(2)人才集聚和区域创新、创业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起正向调节作用。
(3)产学研合作与政府支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过程中分别呈现边际效益递增的单一、双重门槛效应,且此驱动作用存在当金融发展水平处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的最优区间。
(4)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转化实力次之,转化效果的贡献最弱;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则存在“塌陷”态势。
对策建议
第一,以促进三大生产力协调发展为着力点,打造全面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优质生态。
第二,科学调整产业布局以主动牵引和承接成果外溢,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梗阻。
第三,打好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合拳”,积极探求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最优金融支持区间。
第四,建构差异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体系,鼓励区域间错位发展。
作者介绍
张天雪,tyc1286太阳集团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改革与政策分析、教育经济与管理。第9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特约教育督导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部副主任,全国教育管理学科学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许志通,tyc1286太阳集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在《中国高教研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获第五届全国“双一流”建设与评价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第四届“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马银琦,tyc1286太阳集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电化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第七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