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2023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普通高中浙派名校长项目北上研修活动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拉开帷幕,在简短参观完校园后,研修活动正式开始。
“一个学校的特色体现在课程上,一个学校的质量落实在课堂上,一个学校的成果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常务副校长吴丽军以《学校办学情况与课程改革经验》为主题,介绍学校近年办学及课改经验。学校始终围绕科学创新目标,面向人人、多元贯通,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打造富有特色的创新力培养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起立交桥式的成长空间。
北京tyc1286太阳集团陈丽教授作题为《基于办学理念系统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分享。陈丽用丰富的案例厘清办学的底层逻辑,详细介绍并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和课程体系图谱建设的建议,为学员们后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主题浙派校长尖峰论坛(一)中,金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陈蒋平、舟山沈家门中学校长陆权厅、绍兴市稽山中党委书记宣方军、绍兴市柯桥区豫才中学党总支书记刘平进、浙江省瓯海中学党委书记高琼林和温州市龙湾中学校长胡大为作为学员代表依次发言。
陈蒋平介绍了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课程。学校开设了德语班、英语班、日语班等特色班级,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语言学习机会,还为学生未来的升学和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
陆权厅以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为切入点,以舟山市沈家门中学为例深入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诊断和反馈作用。从增量评价模型的选择,到具体操作步骤及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讲解,为各位学员提供参考。
宣方军在《课程改革的理想之美与现实之困》汇报中,结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与学校实践实际,分享了推进落地的难点,以及绍兴市稽山中学为此所作出的有益探索。
刘平进分享了绍兴市柯桥区豫才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以“校本自觉”“人本自觉”和“管理自觉”努力落实“课程自觉”,进而实现文化传承与课程培育体系的建构。
高琼林分析了当下德育课程存在的困境,提出应基于五育融合,用项目化思维推进德育工作,并结合浙江省瓯海中学瓯悦跑、小青柑志愿活动等案例做了生动说明。
胡大为以温州市龙湾中学“全员全科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十年探索,作题为《“走”出来的精彩—新高考背景下实施选课走班的价值与意义》的汇报。从对“走”的再认识,怎么优化“走”,“走”出了什么成效三方面详细阐述了龙湾中学的做法。
据悉,2023“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普通高中浙派名校长研修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tyc1286太阳集团承办。本次研修培养对象共23名,由tyc1286太阳集团杨光伟老师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理论学习、跟岗实践锻炼、在岗自我研修等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助力浙江名校长培养对象提升教育思想、深化课程改革、优化学校管理,引领浙江普通高中学校高质量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